名师大家

章文才

作者:  来源:《西农名家故事》  发布日期:2023-09-08  浏览次数:

HVRCA5KS3OA7F)LX155R7QV_副本.png

1946年8月,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校长兼农学院院长赫济生为团长的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来到陕西武功访问西农,时任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的章文才建议:“农业机构之密切联系,最好能由该地农学院领导推行,主张所有农业研究及试验工作均集中在学校”,并提出在中美两国间设立永久性质的农业合作机构的倡议。此倡议得到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的重视,合作团回到南京后,起草报告,建议民国政府把武功列为全国九大农业建设中心之一。此倡议影响深远,可谓是后来武功农业科研中心乃至今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立之最早构想。

192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的章文才,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金钥匙”奖并留校任教。

1929年,22岁的他与许复七、吴耕民、胡昌炽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园艺学会。1937年,章文才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果树学教授兼农业科学研究部主任。

1945年秋,章文才任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在任期间,他和虞宏正、王绶教授等精心筹划,重振西北农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并计划在河西走廊建立苹果、梨、葡萄生产基地。后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科研工作,他的愿望也未能实现。

1945年9月,考虑到西农尚无“学术化及通俗化”刊物,学校决定创办《西北农报》,章文才在发刊词中提出“向农民推广学校新技术与新方法,介绍欧美各国最新农业研究成果,同时,将农业教育与农业建设密切联系,作为研究试验及培育青年的准绳”的办刊目的。在《今后我国农业教育之使命》一文中,章文才提出农业教育应配合农业工业化与机械化的推行,应着重经营的企业化与分配的社会化,研究、教学、推广三部事业应密切联系,农业生产、制造、贮藏、运销应综合发展,农业教学研究、工业发展及特产外销需要相互配合,农业教育要实事求是,按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优秀技术人员。尤其就如何做好研究、教学与推广发表了真知灼见:“必须加强研究工作,则教学始可日新月异,推广始有实际材料;在教学方面,因有针对当地农业实际研究所得的材料与方法,培养的人才才能趋乎实际;在推广方面,有研究所得材料与教学所得人才,则推广始可顺利推行而深合当地农业之需要;推广工作遭遇的困难,即可作为进行研究的良好材料,复以研究所得而施之于教学,则研究与教学,亦可不至落空。是故农业研究、教学与推广,实为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西北农报》共出版13期,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除刊载农林水等多学科论著119篇,还辟有“农事顾问”专栏,解答各类农事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的西农学子退役,1946年暑假前,按有关规定,章文才亲自主持商定并审批办理西农学子复学及接收外来学子的安排,西农学子很快返校复学,同时也接收了一批从外地外校转来的优秀从军知识青年,其中包括从山西大学英语系参军复员转入西农植保系,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李振岐。

1952年,章文才任华中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此后的40余年,他将发展柑橘育种事业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

1956年,章文才带领园艺系师生开辟了近700亩实验果园,收集了250多种桃、梨、杏、梅、苹果、葡萄、柑橘等果树品种,培育了1.2万多株柑橘苗,开展柑橘抗寒育种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深入宜昌农村进行群众性大规模柑橘选种工作,在群众性多年选优的基础上,章文才提出优中选优的观点,将育种过程概括为“一年选、二年接、三年鉴定推广”的选种新程序,使宜昌柑橘产区的品种很快得以优化,不仅在全国推广,还被介绍到国外。

1980年,章文才与青年教师一起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获得锦橙、桃叶橙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并诱变出能耐0.8%盐碱的柑橘砧木良种。

章文才先后主持选育“锦橙26号”“先锋橙20号”“早熟国庆1号蜜柑”等柑橘良种,编著我国第一部柑橘栽培学专著《实用柑橘栽培学》及第一部《果树研究法》教材,并出版《柑橘:生产技术与科学实验》等专著,主持的学科被当时的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评选为我国第一个果树学博士点和全国果树重点学科,是中国现代果树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从“地无三尺平”的穷山区到如今闻名中外的中国脐橙之乡,章文才为湖北秭归柑橘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秭归亲切地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农民的呼声,就是对我们的召唤。”对农民的需要,他总是“有求必应”。

为感谢章文才对秭归柑橘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秭归县3万多橘农自发出资,在新镇广场立起了这位华中农业大学一级教授的铜像。2002年端午节,“橘翁”铜像揭幕时,万余名橘农从四面八方赶来,向章老雕像鞠躬致敬。正如当地果农所言:“没有章教授,就没有秭归的脐橙。”

1935年,章文才在《升学与就业》中提出学农的人至少应该具有的品格:“志趣在农并且要有服务牺牲的精神;能忍苦耐劳,餐风饮露;最好自己是出自农家或生长于乡村;要有忠诚的品性,健全的人格。同时还要肯身历艰苦,自始至终去服务农村。”而他正是身体力行的代表和典范。

90岁高龄时,章文才还带着学生活跃在三峡,爬坡钻林,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管理柑橘。正如他所言:“一个人要有所追求,精神有所寄托,总想只争朝夕,工作起来才不会磨时间、混差事。”

章文才(1904—1998),浙江杭州人,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1927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1937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秋,章文才任国立西北农学院院长。一生培养了大批果树园艺人才,为发展我国柑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任第五届、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首届工程科技奖等荣誉。